近日,瀘州一名媽媽花費高價入住當地一家月子中心,卻在新生兒護理過程中發現孩子肚臍出現發炎、流膿的嚴重問題,引發社會對月子中心與月嫂服務責任的廣泛關注。
據了解,這位媽媽在產后選擇了一家標榜“專業護理”的月子中心,并支付了數萬元的服務費用。入住不久后,她發現新生兒的肚臍部位出現紅腫、分泌物增多,隨后發展為流膿癥狀。經醫院診斷,孩子患有臍炎,可能與日常護理不當、消毒不徹底有關。媽媽質疑,月子中心及負責護理的月嫂未能履行基本職責,導致孩子健康受損。
事件曝光后,涉事月子中心回應稱已暫停相關月嫂工作,并正在配合調查。但責任歸屬問題引發爭議:家長認為月子中心應承擔全部責任,而中心方則強調部分原因可能源于新生兒個體差異或家長未及時反饋問題。
專家指出,月子中心作為專業服務機構,有義務確保護理人員具備相應資質并嚴格執行衛生標準。若因護理疏忽導致健康問題,機構需負主要責任。同時,月嫂作為直接護理人,也應接受嚴格培訓與監督。
目前,當地衛生部門已介入調查,并呼吁消費者在選擇月子服務時仔細核查機構資質、簽訂明確合同,以保障自身權益。此事也提醒行業加強自律,推動服務標準化與責任透明化,避免類似事件重演。